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后,“未來產業”“智能機器人”等熱詞迅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作為國內領先的產業園區運營商,中電光谷憑借前瞻性的戰略預判能力和深厚的產業運營經驗,始終以政企協同發展的視角,深耕產業生態建設。
這些報告中的熱詞與中電光谷的產業布局高度契合,不僅彰顯了其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作用,更印證了其與時代發展脈搏的同頻共振。通過前瞻性的園區規劃和多元化的產業生態構建,中電光谷正以實際行動推動未來產業的培育與發展,助力國家戰略的落地實施。
報告里這些熱詞和中電光谷有著怎樣的關系?AI給出了回答:
【武漢光谷生物城】
重點圍繞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精準診療、智慧醫療、生物服務等領域,已建成生物創新園、生物醫藥園、生物農業園、醫療器械園、醫學健康園和智慧健康園,正在大力推進建設生命健康園,打造集研發、孵化、生產、物流、生活為一體的生物產業新城,是中國光谷以“千億產業”思路建設的第二個國家級產業基地。
【成都芯谷】
重點圍繞集成電路、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正全力構建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目前已落地:華大九天、中電九天、成都華微、賽迪研究院、成渝信息通信研究院、騰訊云智服等頭部企業50余家,已入駐企業200余家。
【重慶中電光谷科技城】
重慶中電光谷科技城位于重慶沙坪壩區,片區致力構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以“賽力斯”1家龍頭企業為引領,已招引10家上市企業,近10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重慶中電光谷科技城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以賽力斯為鏈主,引進金迪汽車、林德(中國)叉車、四川百譽登等10余家賽力斯產鏈企業,初步形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體系。
【成都中電陽光信息港】
成都中電陽光信息港坐落于成都市高新西區,地處電子信息產業核心功能區。園區依托電子科技大學的科研成果,持續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如,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成都睿芯行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移動機器人核心控制器領域;元感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依托電子科技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團隊,研制開發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傳感物聯領域。目前,園區已匯聚近10余家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
【成都芯谷中央大公園】
成都芯谷在BC地塊核心區打造櫻花主題廣場,以“公園城市”理念為核心,建設復合型公共空間。景觀方面,沿主軸線種植400余株日本晚櫻、吉野櫻等,結合櫻花長廊與組團種植,營造沉浸式賞櫻體驗。配套設施包括籃球場、乒乓球場、極限運動場等運動場地,以及多功能服務驛站、兒童游樂區、慢行綠道和休憩亭廊,形成全齡友好的休閑系統。項目將生態景觀與城市功能融合,為園區員工和附近居民提供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品質空間。
【OVU公寓】
為落實武漢東湖高新區“招才引智”及“人才安居”政策,OVU公寓-光谷金融港人才公寓以市場為導向,深度洞察青年需求,打造溫馨、舒適、智能化的居住環境。通過智能化系統優化入住、繳費、維修等全流程,實現高效便捷管理,并增設“婦女之家”“人才服務”站點及觀影室、圖書館等配套服務,滿足青年生活與休閑需求。同時,OVU公寓的布局也擴展至上海、咸陽、西安、黃岡等多個城市,結合當地需求,為就業青年提供高品質居住空間,助力人才安居與產業發展。
【零度資本產業投資】
作為中電光谷私募股權投資平臺,零度資本緊密圍繞數字城市、智能制造、網絡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領域進行股權投資,逐步構建了多樣化的企業產業生態,截至2024年底,零度資本管理的基金總規模近70億元。零度資本投資的武漢漢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慧聯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等已成長為瞪羚企業。另還有眾多被投企業逐步發展,成為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包括:武漢俱源科技有限公司、長沙英倍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中電光谷全國園區】
作為產業運營的空間載體,中電光谷依托全國布局的100個產業園區,構建起穩定的產業培育生態。眾多企業在這里成長壯大,逐步發展。其中在武漢光谷軟件園、武漢金融港兩個園區內,就有武漢佰思杰科技、武漢凡魚科技、武漢中海庭數據技術等數十家瞪羚企業;在成都中電陽光信息港、中國電子東部智谷、重慶中電光谷科技城等眾多園區內,也都能看到瞪羚企業的身影。
通訊員 / 李曉玲、肖美紅、潘春艷、代妮、李德麟、朱曉雯、廖磊
視覺 / 沈文婧
來源:云企網-華中企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