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5月6日,根據國家和山東省有關工作要求,聊城市政府召開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暨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發出“向一切不規范涉企執法行為亮劍、向所有損害營商環境現象開刀”動員令。這是繼聊城開展整治“重復檢查、多頭執法、隨意處罰”攻堅行動的又一硬實舉措。
直面:執法不規范、不文明現象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涉企行政檢查工作,多年來,對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工作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有關為企業減負的文件政策也不斷出臺,強調要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切實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山東省也相繼出臺實施意見和專項行動方案。
頻繁檢查、多頭檢查,企業詬病已久。2023年,聊城從痛點下手,在全國率先開展整治“重復檢查、多頭執法、隨意處罰”攻堅行動,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怎么對得起企業的信任?怎么擔得起發展的重任?”對此,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李長萍、市長張百順日前還專門作出批示,要求鞏固現有成果,落實落細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工作任務,以最大力度糾治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以高水平法治助力高質量發展。
亮劍:出臺“21條”,打好“三大攻堅戰”
為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為,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聊城市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聊城市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工作實施方案》,提出21條詳細措施。以實施方案為行動指引,聊城將重點打好“三大攻堅戰”。
打好“掃碼入企”攻堅戰,確保“逢進必掃”。無論是執法檢查,還是督查、督導等非執法入企行為,一律納入“魯執法”涉企行政檢查平臺管理。行政執法人員必須依托“魯執法”涉企行政檢查平臺嚴格執行“先掃碼后入企”,實時留痕,不得變相開展涉企行政檢查,嚴禁“有碼不掃”“有查不報”。聊城市司法局將會同紀委監委開展明察暗訪,對典型案例公開曝光。
打好“分級分類監管”攻堅戰,確保“精準高效”。過去,“一刀切”“運動式”執法,讓守法企業不堪其擾,讓部分違法企業鉆了空子。今后,聊城將對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監管,讓守法企業安心經營,使違法企業寸步難行,真正體現公平公正。同時,嚴格檢查頻次,行政執法機關要根據國家主管部門制定的本領域分級分類檢查制度,公布對同一企業實施行政檢查的年度頻次上限。多個部門檢查的要推行“綜合查一次”改革。對超頻次檢查的,行政執法監督機關要及時跟蹤監督。大力推行非現場監管,通過大數據分析、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
打好“執法+服務”攻堅戰,確保“企業滿意”。強化“事前”合法指導,全面推廣“一業一冊”依法經營指導制度,編制地標行業全周期依法經營指導手冊,幫助企業提前規避違法風險。做到“事中”包容審慎,各級各部門要完善“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不予強制”4張清單,避免出現合法不合理、同案不同罰等問題。健全“事后”幫扶修復,暢通企業信用修復快速通道。
5月6日,聊城市人民政府行政執法監督局發布《關于收集涉企行政執法突出問題線索的公告》,圍繞“亂收費”“亂檢查”“亂罰款”“亂查封”“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執法標準不一致,要求不統一”“違反執法規范要求甚至違紀違規違法行為”這七類執法問題征集線索,廣大企業群眾可以通過舉報電話、電子郵箱、郵寄信件方式,向問題涉及的行政執法機關的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反映,歡迎廣大企業群眾積極反映相關問題線索。
要求:不“越位”不“缺位”,有力度有溫度
怎樣正確理解和把握規范涉企執法檢查的實質?是不是要弱化行政職能,從此就可以“躺平”?對此,聊城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暨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給出清晰答案。
第一,規范涉企執法,不是不執法,也不是執法越少越好,而是重在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既不“越位”干預企業正常經營,也不“缺位”放任風險隱患。在開展專項行動、糾治突出問題的同時,要保障依法、高效履行執法職責,特別是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等切身利益的執法單位,要依法檢查到位,發現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處罰。
第二,規范涉企執法的目的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要堅持執法與服務并舉,既要防止因執法不作為、亂作為侵害企業合法權益,又要在法定職責范圍內給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支持和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第三,通過專項行動發現的行政執法部門違規違法背后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同時,準確把握改革創新中的無心之過、對法律依據理解有偏差、執法能力水平不夠導致違反執法標準規范等問題與腐敗問題、其他違法犯罪等問題的區別,強化執法人員依法履職保障,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第四,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給基層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上。(聊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