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大家都知道
每到三月大家就會開始關注
“3·15晚會”和質檢不合格產品清單
但是,4月15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嗎?
Q:
每年的4月15日是?
A: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將每年的4月15日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Day),意在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是為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日。今年,正是我國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Q:
什么是國家安全?
A:
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Q:
設立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意義?
A:
①有利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明確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這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方針政策。
②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社會公眾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意識。通過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一系列活動,可以讓政府和社會公眾有效地了解國家安全法提出的各項要求,從而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大家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③有利于增強國家安全法普法宣傳的效果。能夠集中地向社會公眾傳播國家安全方面的知識,讓更多的社會公眾接觸和了解到國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識,特別是懂得如何依法履行自身的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職責和義務。
④最重要的實踐意義,就是動員政府和全社會共同參與到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工作中來。維護國家安全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只有人人參與,人人負責,國家安全才能真正獲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礎,也才能有堅實的制度保障。
Q:
所以,什么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呢?
A:
以人民安全為宗旨,
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以經濟安全為基礎,
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
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
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Q:
那么國家安全都包括哪些內容?
A:
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共11個領域。
Q:
國家安全相關法律
A: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情報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反分裂國家法》等
Q:
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中應履行的義務?
A:
關于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義務,國家安全法第77條明確規定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遵守憲法、法律法規關于國家安全的有關規定;
(二)及時報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線索;
(三)如實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證據;
(四)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
(五)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
(六)保守所知悉的國家秘密;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此外,該條還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不得向危害國家安全的個人或者組織提供任何資助或者協助。
Q:
破壞國家安全的行為有哪些?
A:1.陰謀顛覆政府,分裂國家,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2.參加境外各種間諜組織,或者接受間諜組織或代理人的任務的行為3.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的行為4.策動、勾引、收買國家工作人員叛變或者將防地設施、武器裝備交付他國或敵方的行為5.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的其他破壞活動的行為
Q:
發現危害國家安全活動時應當怎樣做?
A:
(1) 拾獲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應當及時送交有關機關、單位或保密工作部門。
(2)發現有人買賣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應當及時報告保密工作部門或者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處理。
(3) 發現有人盜竊、搶奪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有權制止,并應當立即報告。
(4) 發現泄露或可能泄露國家秘密的線索,應當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
快問快答,簡單九個問題帶你了解國家安全,
現在看過了上面的內容,你是不是全都了解了呢?(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