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訊:今年以來,茌平縣公安局強力推進合成作戰指揮中心建設,積極探索創新合成作戰機制建設,全力服務于公安實戰。合成作戰指揮中心6 月份建成運行以來,提供線索核查服務 420余人次,協助破獲案件45 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 21 名,取得了顯著成效。
高起點規劃建設.
成立了由副縣長、公安局長王志剛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組織民警赴南京、溫州等地考察學習,充分借鑒先進經驗,制定了合成作戰指揮中心建設方案,確定了“統一指揮、優勢互補、整合職能、合成作戰、精確打擊”的工作思路。
積極爭取縣財政支持,投入資金200余萬元,對原有警務指揮大廳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建成了 400 多平方米、設施先進的合成作戰指揮中心。在指揮大廳設置指揮長席、值班長席,指揮長全天候帶班,值班長24小時坐鎮指揮。依托可視化指揮系統,與一線民警實時溝通調度,建立了平戰一體、 常態運行、指揮有力、反應靈敏、精干高效的應急指揮機制。
打造高效實戰中樞
整合專業手段和優勢資源,將110接處警、情報研判、指揮調度、實戰督導集于一體,有效破解了縣級公安機關數據資源分散和情報、指揮、行動相互分離的難題。
劃分了接警、反電信詐騙、合成作戰、組織指揮、研判會商5 個功能區,設置指揮、研判、反電詐等16個工作席位,常態化開展警情分析、事件預警、案件研判、人員管控、指揮督辦等業務。一旦發案,各作戰區域無縫對接、現場辦公、同步上案,大大減少流轉環節,搶占工作先機。
依托指揮長工作機制,賦予合成作戰指揮中心“維穩預警指揮、警情防控調度、研判結果指令、指令落實督辦”五項權利,各警種部門接到中心指令后,必須無條件服從,第一時間落實工作要求。
實現常態長效運行
建立同步上案機制。對于流竄性、系列性、團伙性、侵財性的重特大案件以及其他有合成作戰必要的案件,合成作戰指揮中心立即同步上案,對案件全程追蹤、一跟到底,直至結案。
開通查詢熱線電話。基層民警可根據需求撥打熱線,只需報出自己的姓名、 警號、 單位,說明查詢原因和需求,中心工作人員即可進行查詢反饋,極大方便了基層民警的核查工作。
對每天發生的警情和案件及時分類匯總、分析研判,先后發布各類預警信息 150 余條。同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專情報合成,生成案件類、防控類、維穩類等情報產品50余條,直接推送至一線,有力促進了情報導偵、 導防和導穩能力的提升。
針對老人、兒童走失、電信詐騙等突發警情或者時效性較強的警情,開辟了反電信詐騙工作崗位和應急工作崗位,在指令接警單位處警的同時,先期開展應急處理,防止貽誤戰機,給群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茌平縣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