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郭麗)長白山脈是歐亞大陸東緣的“生態綠肺”,這里孕育著2890種高等植物,其中43種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在這片原始秘境中,東北紅豆杉的紫杉醇能對抗癌細胞,長白松的虬枝記錄著千年風霜,朝鮮崖柏的芳香見證著生態奇跡。這些“植物活化石”不僅是自然遺產,更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法律紅線不可逾越
高等植物的科學定義是:
1.苔蘚植物,如長白山特有的萬年蘚;
2.蕨類植物,如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東北對開蕨;
3.種子植物,如東北紅豆杉、長白松等。
它們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根、莖、葉分化和維管組織,能夠完成復雜的生殖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明確規定,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一條中提到的“珍貴樹木”特指高等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將保護范圍擴展到植株、根莖、種子等所有繁殖材料,覆蓋了高等植物的全部形態,包括草本。例如非法采挖草本類保護植物(如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長白烏頭),同樣構成違法犯罪。目前對于低等植物如藻類、地衣等暫未列入刑事保護范疇。
2022年新修訂的《吉林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特別強調對保護區核心區實行全年封閉管理,嚴禁任何破壞植被行為。
觸目驚心的生態之殤
2021年6月,王某在長白山北坡盜挖3株東北紅豆杉幼苗,企圖通過直播平臺高價出售。經司法鑒定,被盜植株樹齡超過50年,最終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五萬元。
某旅游開發公司為修建觀景棧道,擅自砍伐17棵長白松,導致特有植物群落出現不可逆損傷,企業不僅被處以生態損害賠償金89萬元,項目負責人更承擔了刑事責任。
生態保護的多維意義
一株成年東北紅豆杉每年可固定3.2噸二氧化碳,其樹皮提取物能制成30支抗癌藥劑。2023年長白山保護區紅外相機記錄顯示,長白松林為中華秋沙鴨提供了60%的棲息地。這些數據背后,是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人類福祉的深度關聯。我們辦理的每起案件,都在守護著子孫后代的“天然藥庫”和“生態銀行”。
在植樹節這個特殊時刻,我們不僅要栽種新綠,更要守護既有生機。2023年8月,游客通過專線舉報某民宿違規使用長白松木材裝飾,經查證后,民宿經營者被判處生態修復費12萬元,木材來源的非法砍伐者另案追究刑事責任,舉報人獲得5000元生態保護獎勵金。當您發現破壞行為時,請立即撥打0433-5710652生態保護專線。讓我們共同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讓"千年美人松"永遠挺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吉林省白河林區基層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