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訊;(高軍)當你邁入山東郯城縣馬頭鎮玉帶社區高圩子村,讓你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高樓聳立,一條條道路寬廣潔凈,一行行綠樹成蔭,文化健身廣場上老人和孩子在盡情的玩耍。村辦公室、衛生室、幼兒園、老年公寓等設施完善,配套齊全,誰也不曾想象這是過去高圩子村舊村改造出來的結果。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耕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過去只是說一說那曾想會變為現實?俺們老百姓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8月3日,郯城縣馬頭鎮玉帶社區高圩子村支部書記吳艾清高興地說。“群眾們能有這樣好的生活環境,多虧了俺村的黨員們拆遷時帶了個好頭!不然哪能得到政府對舊村改造政策的傾斜,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郯城縣馬頭鎮玉帶社區高圩子村共有黨員31名,關鍵時刻個個都能挺身而出,人人都能體現出覺悟來,事事都能帶好頭起模范作用。
“我們社區高圩子村的‘領路人’吳艾清,在村子里群眾基礎好,駕馭能力強,德高望重。別看她是個女的,但干起工作雷厲風行,處理問題干凈利索,大是大非面前勇于擔當,在全鎮也是響當當名人。特別是舊村改造的拆遷過程中看到了真本事,雖然飽嘗了許多辛酸,歷經溝溝坎坎的磨難,硬是一個月時間拿下了247戶的拆遷任務。”玉帶社區書記鐘士龍興奮地說。“只要是上級安排的工作,她都是無條件服從,哪怕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她也都能出色地完成好。”
2015年2月,郯城縣下達對郯城經濟開發區進行擴區建設的任務。馬頭鎮玉帶社區高圩子村坐落在經濟開發區中心,影響整體規劃必須整村搬遷。況且,馬頭鎮又有舊村改造建設農村新型社區任務。兩者合二為一,玉帶社區高圩子村就被定為拆遷村。但只有先搬遷后拆遷才能騰出土地,然后實施舊村改造項目,進一步擴大馬頭鎮第一個農村社區的整體建設。
“為了郯城經濟開發區擴區,促進企業經濟造福后代,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進行農村新型社區的改造,也是新農村發展的需求。大勢所趨,咱耽誤不起這責任。況且,與鎮黨委簽下軍令狀。開弓沒有回頭箭,決定的事就必須認真辦好。”郯城縣馬頭鎮玉帶社區高圩子村支部書記吳艾清在村黨員會上表明了態度,同時也得到了全體黨員的支持和擁護。
雖說吳艾清當了33年的村干部,干了10個年頭的支部書記,積攢了不少農村工作經驗,但整村搬遷還是第一次遇見,心里也在舉棋不定。面對全村247戶的搬遷、躲遷、拆遷的確是個大難題,絕不能打退堂鼓。這是給老百姓辦實事機遇難得,趁熱打鐵。第二天,她就組織召開了全村村民會議,成立了拆遷領導小組,制定出可行的拆遷方案,迅速召集評估公司入住高圩子村進行現場評估。為嚴格執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拆遷領導小組實施“陽光”操作,分別按程序將搬遷拆遷方案、評估內容價格、樓房建設標準等進行逐一公開,正面接受群眾的監督。
車馬炮都擺好了就等著簽訂拆遷協議,爾后進行搬遷和拆遷。拆遷簽協議一簽就是同意,牽扯著每家每戶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誰都不想先簽這個字帶這個頭的。“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支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關鍵的時候看黨員作用的發揮。當晚,吳艾清就召開全體黨員緊急會議,現場帶頭與全體黨員一起,簽訂下了涉及黨員的31戶拆遷協議書,又讓每名黨員按8—10戶的要求,根據情況自己來認領能做通工作的拆遷戶,并當場寫出拆遷戶的名單,分頭進行入戶,講政策說好處,耐心地做群眾工作。
三天的時間過后,拆遷協議簽訂就所剩無幾。大伙又在等看,停留在誰第一戶的搬遷拆遷上。“光說不動沒有用,搬走拆倒見行動”。吳艾清說,她家弟兄仨和兩個侄子就牽扯5家。誰來帶這個頭?我當書記必須先從自己頭上開刀,只有自己帶頭搬遷拆遷才會有巨大的影響力和說服力。當時,她是含著眼淚帶頭拆了自己一大家子的5戶房子,5家人的里東西擺滿了道路兩旁,足足有一里路那么長,路上的行人看起來都覺得很狼狽。當時,群眾說咸的說淡的,說什么的都有。還有來專門看景的,也有的看笑話說風涼話:這就是干書記賺的。但黨員頭帶了,決心定了,目標一致了,拆遷事就好辦多了。經過部隊培養多年,磨煉出的黨員高廣學,隨后將自家和兩個弟弟的3戶房子也全部拆遷完畢。72歲的老黨員高丙安也不示弱,自己爬上房頂來拆遷......。
“黨員帶好頭,群眾自加油。”郯城縣馬頭鎮高圩子村村主任高貴登說,黨員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誰家也熬不過去拆遷,紛紛都行動起來主動搬遷。由于工作做得比較充分,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全面完成247戶的拆遷任務,未發生一起因拆遷引起的上訪、越級上訪等問題。
郯城縣馬頭鎮黨委書記張玉安說,沒有想到拆遷這老大難工作,在高圩子村會這么順利,主要是黨員作用發揮得好。工作中,黨員頭帶了,思想統一了,目標明確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定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今,圩東、圩西兩個村的拆遷也是這樣,黨員帶好頭,群眾有奔頭。目前,三個村的上千戶群眾全部搬遷,住進了新型農村社區—玉帶社區,群眾感到居住環境好了,生活條件高了,日子比蜜甜都很知足。(山東郯城縣馬頭鎮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