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 2023級
陽新易杏堂中醫研究所
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與演替,健康這一話題也在這個時代中掀起了新浪潮!經歷過疫情的慘痛教訓之后,人們也越發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或許對于身體健康這一追求的理念也早已在人們心中留下了烙印!
養生也逐漸成為了大家所追捧的一種新型健康模式,而這種模式卻少不了中醫的參與,中醫的理念所追求的養生之道恰好也與之契合了,中醫所講究的養生不僅是對自己身體的養護,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人生和品行的一種修養,但是中醫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慢慢地遺忘在時間長河之中,我們唯有重拾起老祖宗傳授給我們的珍寶,不斷傳承和發展這一寶藏,才能讓我們開辟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養生之道!
作為一名生物工程的學生,從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我對中醫文化有極深的情愫,或許這是在家人的感染下而形成的一種情懷,小時候總聽起父親講,他從醫這么些年來,他不愿這中華文化瑰寶就這么落寞下去,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夠來傳承下去。這番話也從小在我的心里扎根了下來,那個時候我也在想著以后為中醫文化增添上我的一點兒綿薄之力。
該如何將我所學的專業與中醫里面掛上鉤呢?其實生物工程是與中醫理念緊密聯系的,或許也可以說是生物工程專業吃了時代的紅利,中醫與生物技術的結合也將可能成為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相關文獻記載,人們也認識到中醫藥在醫藥界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并向全世界推廣我們國家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我國中醫藥學歷史悠久,中醫藥理論復雜而又相輔相成,中醫藥資源及其豐富,達12800多種,其中植物有11140多種,動物就有1580多種,礦物有80多種,可謂是地大物博!這既是中華民族對世界中醫藥的一項巨大貢獻,同時也是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
隨著醫藥理論的現代化和藥業的工業化發展,中醫藥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人們將現代生物技術與中醫藥結合這一步賦予了中國傳統醫藥文化新的活力,也為中醫藥開辟了新的局面!
那該如何將生物技術與現代中醫藥文化結合起來?其實兩者之間的關系早已密不可分,而且彼此也在實行了,它可以用于現代生物技術與中醫診斷之中:中醫所講究的望聞問切,是依據中醫理論和醫者的經驗來判斷患者的病癥的,但是這種診斷方法存在著不確定性和漏洞的,將現代生物技術中的基因芯片技術應用于中醫則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這種基因芯片診斷技術以其快速,高效,靈敏,經濟,平行化與自動化等特點可以為成為一項中醫現代化診斷技術。
現代生物技術與中藥現代化:
1.用于保護傳統中藥及改良品種,隨著現代資源的不斷開發和環境惡化,許多中醫藥品種面臨著瀕危與滅絕的風險;然而應用生物技術改良中藥品種并優化種質資源已成為中藥研究的重要方向,這種技術不僅可以解決物種瀕危的燃眉之急,同時也有著非常誘人的應用前景,對中藥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生產高品質中藥,提高生產效率,不僅可以生產出高質量的中藥,同時也可以提高中醫藥欠缺的問題,能夠增強原有中藥的藥性和功能,也可以改善品種老化,病毒寄生蔓延,種植費工費時,繁殖系數低下等問題。
3.還可用于中藥的鑒別與區分,能夠很好的幫助人們鑒別中藥之間的不同之處,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其的特殊藥理;我們還可對其進行新藥開發和納米中藥的研發,他不僅可用于藥物的篩選和基因的鑒別,同時也能很好的對新藥測試開發速度的提升和降低成本,關于納米中藥,它能夠很好地放大原中藥的藥性,可以有效縮短治療周期,并能賦予其許多新功能。
4.現代中醫藥還可融合現代高科技,特別是生物技術,比如生物發酵技術可以使中藥的作用提高到五倍以上,易吸收,毒性小,作用大等。綜上所述,現代生物技術與中醫藥相結合是未來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為中醫藥得到國際認可,走向世界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下一個醫學諾貝獎將在中醫產生,吾輩當努力進取,開發優質健康產品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中醫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傳承中醫,創新中醫,是時代的需要,中醫融合現代生物技術是今后發展趨勢,在我看來,唯有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去屬于國人自己的養生之道和獨特的醫學領域,或許它們之間的結合能夠為國家乃至世界的科學技術添上濃重的一筆,所以讓我們為時代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為復興中國夢的愿景好好努力!愿世界更好,愿人民安康,也愿我們生活幸福!(成亞泰 成家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