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五臟調和,疾病不來找。”臟腑健康,疾病也就難以侵入。
養護好臟腑,我們需要從合理飲食、適度運動、調節情緒等多方面入手。首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吃”,吃對了就可以有效地養護臟腑,保持身體的正氣,從而遠離疾病的困擾。
8種食物
滋養五臟六腑
1. 高粱——養肝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周圍血管科主任醫師曹建春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吃高粱能養肝。高粱有養肝益胃、收斂止瀉的功效,對于經常喝酒及有慢性腹瀉的人來說,經常吃點高粱非常合適,其中的單寧酸也有益于心血管病的預防。①
2. 小麥——護心
小麥被稱為是“五谷之貴”,有養心益肺、安神止汗的功效。甘麥大棗茶是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傳統方劑,用的就是甘草、小麥和大棗,可以養心安神、去除煩躁。建議大家嘗試一下全小麥,把5勺全小麥放到保溫瓶中,加入2/3的開水。經過一晚上,方便的全小麥粥就做好了,特別適合沒時間做早餐的人。①
3. 大米——健脾
曹建春醫生表示,大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但它畢竟屬于精細糧食,吃的時候最好配上一些粗糧;熬粥放點冰糖、黑芝麻和核桃,不僅能補充礦物質,還對刺激性咳嗽有一定緩解作用。①
4. 小米——護肺
小米性溫,最能護胃護肺,對脾胃虛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特別適合慢性咳嗽患者食用,也利于老人和孩子。另外,對產婦的康復及有慢性病的人康復都有一定的作用。小米粥本身對身體好,其上面析出來的那層小米油更是精華所在。①
5. 大豆——補腎
腎主骨生髓,對維持運動和活力有一定作用。大豆能補腎,平時除了常喝豆漿、吃豆制品,還可以把煮好的黃豆泡點醬油,就著粥吃,這樣就可以保存黃豆中的大部分營養了。①
6. 橙子——護膽
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腔鏡中心主任醫師苗慶松2024年在公眾號刊文中表示,吃橙子能幫助抑制膽固醇,防止膽固醇轉化成膽汁酸鹽,降低膽汁酸鹽的濃度,減少膽結石形成的機會。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對防治膽結石有很大的幫助。②
7. 蘿卜——養腸
腸道不適容易出現腹脹。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治醫師王晶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介紹,白蘿卜生吃向上通氣,熟吃往下通氣,腹脹建議蘿卜煮水喝。蘿卜切塊,煮水時還得加點重要配料蘿卜纓,其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③
8. 花生——養胃
北京中醫醫院明醫館主任醫師馬淑華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胃不好的人可以吃點花生。花生長于滋養補益,有助于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它為“長生果”。花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選擇食用花生粥、紅棗花生湯、五谷花生飲。吃花生每天不超過50克。④
五臟最喜歡5個動作
要多做
1. 肝臟——喜歡你伸懶腰
湖北省中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趙焰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伸個懶腰,人會感到心情舒暢,也能舒展身體,放松身心,達到調節情志、寬胸理氣的作用。中醫認為肝經從兩肋經過,所以推搓兩肋也有助于肝經的氣血運行。⑤
2. 心臟——喜歡你拍手臂
趙焰醫生表示,拍打手臂內側刺激經絡,相當于給心臟一個良性刺激,有助于增加心臟供血功能。拍打從胸口位置開始,拍至手指即可。每天一次,每次不超過5分鐘為宜,力度以拍打時感到舒適為宜。⑤
3. 脾胃——喜歡你揉肚子
腹部就好比交通樞紐,暢通不擁堵,才能保證人體經絡四通八達。脾為后天之本,中醫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法。餐后半小時,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腹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10-15分鐘。長期堅持,可增加腸胃蠕動、增強脾胃功能。⑥
4. 肺臟——喜歡你拍背部
叩擊背部,能很好地刺激經絡穴位,起到按摩肺臟的效果,有助排痰,使氣道更通暢。可用雙手向后叩打,也可用柔軟的輔助器械拍打背部。一般從下往上,從外側往內側順序拍打。每天一次,每次控制在5-20分鐘(不產生疲勞感),力度以舒適無疼痛感為佳。⑤
5. 腎臟——喜歡你踮踮腳
腳心有個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屬于腎經。氣血從這個穴位像泉水一樣汩汩地涌出來,然后沿著經絡滋養全身。抬抬腳跟、踮踮腳,不但能按摩到這個穴位,還能拉伸到腳底的腎經,起到刺激腎經的效果。踮腳還可以增強足跟部的活力,預防衰老。⑤(健康時報)
本文綜合自:
①2012-09-06健康時報《五谷雜糧養五臟》
②2024-01-05微創外科苗慶松《膽結石,吃這六種食物,早吃早受益!》
③2012-07-12健康時報《三個方,養養腸》
④2024-10-01央視社教《低成本養胃法,便宜又管用,人稱養胃之王》
⑤2020-10-27健康時報《五臟也有運動喜好》
⑥2021-11-13廣東中醫藥《五臟最喜歡的養生動作,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