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wǎng)訊;(薛福偉 王德衛(wèi))基層是增長才干的舞臺,群眾是汲取智慧的源泉。在實施“一鄉(xiāng)鎮(zhèn)一團隊,一村居一顧問”工作過程中,山東聊城莘縣司法局妹冢司法所始終堅持扎根基層、深入一線,問計于民、惠及群眾,努力踐行基層法律服務全覆蓋“根植基層,服務民生”的工作初衷。
“邁開腿”走基層。該所研究制定11名法律顧問進村入戶服務的具體細則,明確進村服務的方式和時間,定期通過查看工作日志、實地走訪群眾等方式,對村級法律顧問服務情況進行實地考核,鼓勵村級法律顧問組團進村服務,邁開深入基層一線的雙腿,在基層學習、鍛煉、增加閱歷,對服務的村居基本情況掌握的更加細致透徹,并適時調(diào)整服務方式和內(nèi)容。
“俯下身”聽民聲。該所號召村級法律顧問深入農(nóng)村一線、走進田間地頭、來到群眾中間,沉下心、放下架、俯下身、聽民聲。定期與村兩委干部座談討論,通報近期法律輿情和群眾動向,了解村居的人口流動、經(jīng)濟變動、人際關系,保持與村兩委工作銜接一致;舉行群眾座談會,聽取群眾對近期法律顧問服務情況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正服務過程中的不足,了解群眾訴求,有的放矢地開展法律服務。
“開動腦”解民憂。該所鼓勵村級法律顧問整合現(xiàn)有資源、開動腦筋、拓展思路、借勢發(fā)力,真正為農(nóng)村農(nóng)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針對群眾法律咨詢,村級法律顧問視情況采取電話解答、實地調(diào)查、集中解決等不同方式;針對群眾矛盾糾紛,采取小矛盾當場化解、大矛盾綜合化解、難矛盾集體化解,堅決防止小變大、民轉(zhuǎn)刑;針對弱勢群體、行動不便者,該所及時與管區(qū)、村委協(xié)調(diào),送服務上門,當場辦理相關手續(xù)、解決難題、方便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