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郭海峰)為進一步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全面提升訴訟服務質量與效率,山東高唐法院積極行動,以精準有力的舉措助力民事起訴狀、答辯狀(以下簡稱“兩狀”)示范文本應用工作落地生根。
“兩狀”示范文本用統一的格式和必備要素,引導當事人客觀評估自身訴求的合理性,減少“訴訟能力不足”的障礙,通過“標準化”實現“便民化”和“高效化”。
一是聚焦多渠道宣傳,讓群眾“知用”。充分利用多種渠道,全方位宣傳“兩狀”示范文本。在縣域公共區域電子屏滾動播放示范文本使用視頻,在訴訟服務大廳設置專門展板并安排專人隨時為群眾講解示范文本用途及獲取方式。同時,結合“送法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活動,開展專題宣講30余場次,覆蓋群眾4000余人。
二是聚焦多維度指導,讓群眾“會用”。“兩狀”文本雖然高效、便捷,但只有真正普及應用才能體現其價值。為此,高唐法院聯合司法局、律師協會舉辦示范文本推廣應用培訓會4場次,組織全縣律師、法律工作者輪訓。通過引導當事人,以點帶面促進群眾熟練運用示范文本。在訴訟服務大廳設立“兩狀”指導專區并升級配備相關硬件設施,安排經驗豐富的法官輪流值班,為群眾提供一對一指導服務。此外,為進一步便于當事人對“兩狀”多項要素的理解,以“明白紙”形式將各要素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填空題”、“問答題”,答案直接對應示范文本各要素位置填寫,方便廣大群眾快速掌握應用方法和內容。
三是聚焦多方位優化,讓群眾“想用”。持續優化“兩狀”示范文本應用體驗,不斷完善線上服務功能,實現示范文本多地址在線下載、在線填寫、智能校驗等功能,群眾操作更便捷。建立反饋機制,廣泛收集群眾在使用示范文本過程中的意見建議,根據反饋及時調整優化示范文本格式及內容,已優化文本細節20余處,使示范文本更貼合群眾實際需求,切實提高群眾使用意愿,讓示范文本真正成為群眾參與訴訟的得力工具。
通過推進一系列舉措,“兩狀”示范文本以其準確、清晰的訴求表達,減少了因不規范書寫導致的立案延誤及訴訟風險,讓群眾知用、會用、想用。今年6月,高唐法院起訴狀示范文本應用率達86.32%,居全市首位。(山東高唐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