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近年來,山東省日照市公安局以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為主線,牢固樹立“派出所主防”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提升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水平,夯實治理根基。今年以來,全市110接報違法犯罪警情數同比下降61.43%。
固本強基
構建“主防”新矩陣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日照市公安局提請市委、市政府將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動”納入城鄉建設統籌規劃,建立提升派出所警務效能六項措施,在全省率先完成派出所警務優化整合,開展兩輪次“人民滿意派出所”創建;聚焦“派出所主防”要求,深入推進派出所“兩隊一室”建設,大力加強基礎工作標準化建設,6個派出所被先后命名為全國、全省“楓橋式派出所”。
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導向鮮明、舉措務實。日照公安機關完善優先補充派出所警力機制,推動機關警力向派出所前置、派出所警力向社區前置。去年以來,共有15名機關民警下沉鍛煉,新招錄民警全部安排到派出所工作,65個戶籍派出所的警力全部達到5人以上。同時,他們推動社區民警變“下社區”為“在社區”,面對面聽意見、解難題、除隱患。
“警網”融合
織牢平安防護網
3月25日,高級心理督導師、心理健康服務專家楊馥寧如約來到日照市東港區陳疃鎮的一所學校,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兩年前,一名因缺少家庭關愛、負面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引起日照市公安局東港分局陳疃派出所所長魏玉成的關注。隨后,魏玉成提出對全鎮中小學生啟動心理健康篩查的建議,得到鎮政府的支持。兩年多來,每年為在校師生開展兩次心理健康篩查、心理專家每周進學校開展心理訪談,累計為130余名學生提供“一對一”心理輔導,合力幫助7名留守兒童回歸學校。
成效的取得,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進“班子”舉措發力顯著。日照各級公安機關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將警務工作和基層治理相融合、社區警務和網格化管理相融合,實現社區民警對基層治理的全流程融入和全方位推進。目前,日照市公安局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進鄉鎮街道和村居社區班子占比分別達92.6%、80.46%,他們發揮主導作用,推動村居實體化運行治保會,打造平安志愿隊伍22支。重大活動、重要節日期間,他們組織基層干部、社區民警輔警聯合治保人員、警務助理、義務巡邏隊開展自防聯防,同步開展“平安守護”大巡防行動。
機制創新
打造善治“生態圈”
今年2月,日照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河山派出所邀請河山鎮綜治辦、區婦聯等部門工作人員及社區書記、律師等組成聯合調解組,成功調解一起因瑣事引發互毆的矛盾糾紛,當事人對調解結果均表示滿意。
群眾滿意是根本標準。日照市公安局大力推行預防警務、主動警務,一批利民安民的經驗做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日照公安機關健全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與基層干部每周“雙見面”制度,推動落實“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及“三所聯調”“三調聯動”工作機制,依托派出所建立警司聯調中心65個,設立警司聯調工作室31個,基本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他們持續開展“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行動,實施網格化巡邏防范,優化調整城區街面巡邏駐勤點61個、快反處置點41個,建成街面警務站9處,以案件高發地段、防范薄弱時段為重點,組織特巡警、交警、機關警力和派出所警力開展巡邏。日照公安機關深入開展護校安園和醫院安保專項整治,設立醫院警務室12個,全面加強校園“護學崗”工作,全市900余所學校實現一鍵式報警裝置全覆蓋,262名民警擔任法治副校長。
實戰賦能
探索戰力提升新路徑
3月17日中午,莒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店子集街道有兩人醉酒后尋釁滋事,并與群眾發生肢體沖突。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立即安排店子集派出所現場處置,并指令最近的巡邏隊伍趕往支援。
這是莒縣公安局開展的紅藍對抗警情模擬實戰演練的場景。處置結束后,由縣公安局特警大隊組成的藍軍教官從接警響應速度、現場處置策略,到警力協同戰法、法言法語運用等方面,對警組處置情況開展復盤講解,深入剖析演練中各環節的優點與不足,并進行現場培訓送教。
為切實解決制約基層警務工作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日照市公安局舉辦多輪次派出所所長培訓班、派出所大講堂、擂臺比武、紅藍對抗活動,今年以來,市縣兩級公安機關累計開展基層送教活動20余場次。
送教練精兵,科技強警力。為提高基礎管控精細化水平,日照市公安局自主研發管理平臺,實現要素信息“一圖展示”、預警指令“即時推送”。“我們通過管理平臺的手機端就可以明確每天的工作任務,走訪中采集到的數據信息也可以隨時記錄,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日照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嵐山派出所民警相磊介紹。(山東省日照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