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6月20日上午,在清涼樹蔭下,小馬扎“咔嗒”應聲打開,仿佛按下了神奇的“社交按鈕”。不一會兒,遛彎的大爺踱步而來,買菜的阿姨甚至來不及放下塑料袋,便圍坐成一圈,等著這場“警民懇談會”。這巴掌大的小馬扎,成為收集民意的“信息站”、化解矛盾的“調解臺”、服務群眾的“連心橋”,更是山東省菏澤市公安局魯西新區分局丹陽派出所民警最接地氣的“工作神器”。
收集民意的“信息站”
“警官,咱小區快遞柜里的包裹最近有幾次‘鬧失蹤’。”“王姐別急,咱把這事兒記下來,這就聯系物業加強巡邏。”丹陽派出所民警李子兵在筆記本上認真地記錄著。
自從丹陽派出所的民警們帶著小馬扎“營業”,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上演。他們主動融入群眾生活中——在社區樹蔭下、居民院落中、集市攤位旁,隨時隨地與群眾“同坐一條凳”,一杯水、幾句寒暄,打破了警民之間的隔閡。民警和大爺聊退休生活,幫阿姨出出解決婆媳矛盾的主意。這些看似普通的閑聊,卻能嘮出治安線索。不久前,正是在夜市的小馬扎旁,熱心攤主隨口提了一句“深夜有人鬼鬼祟祟”,民警順藤摸瓜,打掉了一個盜竊團伙。靠著小馬扎“信息站”,300多條帶著煙火氣的社情民意信息,成了警務工作的“導航儀”。
化解糾紛的“調解臺”
日前,兩家商鋪因燒烤攤桌椅擺放發生爭吵。民警張進麥發現后,隨手拉過來一個小馬扎,笑著招呼道:“來來來,先坐下消消火,喝口茶降降溫。”接著拿出手機翻出類似的視頻,進行調解。“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吵贏了街坊鄰居也笑話,不如和和氣氣做生意實在!”經過張進麥的調解,之前怒氣沖沖的兩人,漸漸紅了臉,不好意思地撓起頭來。
今年以來,丹陽派出所依托“馬扎調解”,成功化解各類小矛盾、小糾紛70余起。從樓上漏水,到廣場舞音響太吵,民警們用家長里短的智慧、不偏不倚的公道,使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F在走在社區,常能聽見居民說:“有矛盾別上火,找民警嘮嘮就能解決!”矛盾糾紛調解,關鍵在于“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丹陽派出所民警帶著小馬扎深入矛盾易發地,將調解現場搬到群眾身邊,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矛盾就地化解”,有效維護了轄區和諧穩定。
守護平安的“前哨站”
“劉姐,您看這個短信說中了百萬大獎,可千萬別點鏈接!”6月23日晚飯后,在社區廣場,丹陽派出所民警蹲在小馬扎旁,拿著派出所自制的宣傳冊,教納涼的居民辨別詐騙套路。
“馬扎警務”不僅是傾聽民意、化解矛盾的平臺,更是守護平安的“前哨站”。民警們通過和群眾“同坐小馬扎”的機會,開展反詐宣傳、安全知識普及,用真實案例講解防范知識,手把手教群眾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遇到腿腳不便的獨居老人,“小馬扎”又變成“移動服務臺”,主動提供證件代辦、法律咨詢等便民服務。
警民共治的“新法寶”
丹陽派出所的“馬扎警務”創新了基層警務工作模式,更凝聚起警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今晚我報名巡邏。”閑不住的陳叔報名加入“平安志愿者”隊伍。“我的店關門晚,可以幫著盯一下周圍的商鋪。”燒烤攤老板沈哥也自發加入。
如今,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加入治安巡邏隊,成為“平安志愿者”;社區商戶自發組建“聯防聯盟”,共護街區秩序,F在的丹陽派出所轄區里,小馬扎已成為大家共同參與基層治理的“共治法寶”。(山東省菏澤市公安局魯西新區分局丹陽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