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王凱忠 劉舒媛)2018年,為順應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新要求,山東省聊城市檢察機關創新實行雙向預約接訪工作機制,構建起“內部互通,上下聯動”的大信訪格局,助力打造聊城檢察版楓橋經驗,打通了服務民生“最后一公里”。當年預約接訪218人次,化解疑難信訪案件76件,12家中央媒體集中采訪報道,該機制被評為全省檢察機關創新成果二等獎。
雙向預約:百姓叫好
什么是雙向預約接訪機制?
“凡是重大、復雜、疑難,需要聯動處置的案件,來訪人可以提出預約申請;檢察長也可根據具體案件情況主動約訪當事人。”這項規定清晰顯示在聊城市12309檢察服務大廳便民查詢一體機上。
2018年10月份,周某作為一故意殺人案的受害者,就是通過提出約訪申請,經控申部門審查,進入雙向預約接訪程序,由該院副檢察長辦理,最終為其申請到八萬元國家司法救助金。
2018年,針對信訪中聯動處置不到位、處理結果反饋不及時等問題,按照該院檢察長“要真正成為群眾感情上的貼心人、呼聲上的代言人、權益上的維護人”的要求,聊城市檢察機關探索建立了雙向約訪機制。與以往“隨機接訪、流轉處置、逐級回復”流程式接訪不同,該機制具有受理范圍精準化、工作流程規范化、聯絡互動實時化幾個特點,即來訪人可以約見檢察官,檢察長也可約訪當事人;約訪事項案件化辦理,出臺工作流程,嚴格約訪程序;檢察長直接跟進調度約訪案件、面對面答疑釋惑,信訪人可以了解、查詢案件處理過程和進度。
雙向預約接訪不僅閃爍著司法的溫度,而且大大提升了接訪的精準程度,推動一批長期未能化解的“骨頭案”得到最終解決。
雙向預約:措施叫座
如何讓雙向預約接訪機制“叫好又叫座”?
2018年初,該院檢察長在參與接訪信訪積案的過程中了解到,上訪人單某某一案涉及多個政法部門,案情復雜,遂啟動了主動約訪程序,通過采取化解聯動、風險聯控等多種方式進行處置辦理,最終由法院啟動賠償程序。
這是該院為真正讓雙向預約機制落地落實,堅持“四聯工作法”的一個縮影。
所謂“四聯工作法”,包括四個方面:包案聯責。包案領導參與信訪積案的閱卷、接訪,牽頭制定化解方案;涉及多個部門或者責任難以確定的,由檢察長指定責任部門,限定期限、壓實責任;化解聯處。采取兩級院檢察長聯合約訪、與部門負責人共同約訪、帶案下訪巡訪、遠程視頻接訪等方式約見當事人;對于涉及多部門的重大復雜疑難案件,通過聯席會議協商解決;風險聯控。將涉檢信訪風險評估作為執法辦案的必經程序,對信訪風險較高的案件,辦案部門制定預案,分管檢察長主動預約當事人;對已終結但未息訴的信訪案件,主動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的溝通,協同做好教育、疏導、穩控工作;督導聯動。完善上下級之間信訪案件轉辦、交辦、督辦工作機制。運用發送書面提醒函、催辦函等方式,督促相關部門按期辦結,及時答復。
雙向預約:品牌叫響
雙向預約接訪機制的效果如何? 數據最有說服力。
2018年,聊城市檢察機關共預約接訪218人次,化解疑難信訪案件76件;對接訪辦案中發現的不規范司法執法等問題,共發出檢察建議158件,監督偵查機關立案25件,監督撤案13件;對預約接訪中發現的原案辦案瑕疵和執法辦案中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開展整改、糾正問題32項;開展以案釋法活動165件次,實行檢察宣告、公開答復47件次;解決民生訴求131件,辦理檢察司法救助案件283件,發放救助金167萬元,真正達到“標本兼治,便民高效”的接訪目標,充分印證了“白云熱線”不斷發展的內在邏輯……
無論是誕生之初的一部電話,還是“六個延伸”,亦或是“雙向預約接訪”,白云熱線無時不展現出與時俱進的創新魅力,深刻詮釋著“楓橋經驗”“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的核心要義,叫響了水城檢察服務民生的時代品牌。
2018年7月,山東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勇實地參觀聊城市檢察院白云民生服務熱線,對其給予了充分肯定:“白云熱線”貫徹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法理念,是“楓橋經驗”在聊城落地生根的一個生動體現。2018年12月17日,“白云熱線”獲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感動山東群體”。 (山東省聊城市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