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徐曉華)為深化黨建共建成果,延伸司法服務職能,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吉林省敦化林區基層法院組織立案庭雙語女法官走進黨建共建單位林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普法宣傳活動,與社區居民面對面交流,并在社區服務大廳設立“雙語便民服務點”,以司法溫情護航民族團結,助力基層治理。
雙語普法架起民族“連心橋”
活動中,女法官針對該社區朝鮮族老年居民占比較高的特點,采取“漢語+朝鮮語”雙語講解模式,圍繞遺囑繼承、贍養糾紛、防養老詐騙等老年人關切的法律問題,通過案例解析、互動問答等形式精準普法,并向居民發放宣傳手冊。朝鮮族黨員女法官崔英美發揮自身語言優勢,與七旬朝鮮族老人親切交流,耐心解答疑問,老人激動地說:“年紀大了看不懂太多的漢字,今天用朝鮮語講法律,聽得明白,心里踏實!”
便民服務打通司法“最后一米”
普法活動結束后,法院在社區服務大廳設立“雙語便民服務點”。該服務點由立案庭法官輪值駐守,每月固定時間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立案指導、糾紛調解等“一站式”服務,同步開通朝鮮語專線電話,方便老年人遠程求助。女法官表示,將司法服務嵌入社區網格,既能及時化解矛盾,也能讓社區群眾感受到“家門口”的司法溫度。
黨建引領共繪法治“同心圓”
活動中,法院與林峰社區召開黨建共建座談會,圍繞“黨建+司法服務+基層治理”展開交流研討,就涉老糾紛聯調、雙語普法常態化等達成共識,持續開展“訂單式”普法,調解員培訓等活動,將社區居民“需求清單”轉化為法院“服務清單”。社區書記曹琪感慨:“法官用專業和溫情打破語言壁壘,真正把法治精神種在了群眾心間。”
此次活動,不僅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還增強了法院的親和力和公信力。下一步,敦化林區基層法院持續深化“雙語法官進社區”工作機制,依托黨建共建平臺打造常態化社區便民法律服務點,通過雙語普法、駐點調解、糾紛快處等多元形式,為基層治理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吉林省敦化林區基層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