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開班。習近平總書記在開班式上強調:“要建立起擴大內需的有效制度,釋放內需潛力,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強需求側管理,擴大居民消費,提升消費層次,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新發展階段的客觀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外部環境趨緊、發展條件變化倒逼的結果。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生產決定著消費,它通過供給影響著需求;消費也反作用于生產,產品只有通過消費才能實現價值。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釋放內需潛力、擴大居民消費,追求供需協調、良性互動的高質量均衡,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
穩住國內市場勢在必行。無論是2020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還是新形勢下,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構建國內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上下功夫。特別是面對國內經濟轉型和國際逆全球化的壓力,要消除或減少外部因素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制約,急需充分利用和發揮內部因素的作用來增強、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廣闊的國內市場是我國的優勢,立足國內需求,增強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擴大內需,是當前形勢下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根本之策。
推動居民消費“花樣翻新”。疫情的影響對我國過去一年的消費產生巨大沖擊,我們也及時地意識到“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需求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多種促消費活動陸續“上架”,諸如改造提升城市步行街建設,加快推進電商進農村;支持線上經濟、平臺經濟發展,鼓勵實體零售加快數字化轉型;活躍消費市場,面向特定群體、特定商品、特定領域推出各類消費券、購物券、優惠券,促進人氣回升和消費回補等,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把穩改革方向盤“兩手”齊抓。擴大內需歸根到底要靠激發企業和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住時機推出更多有利于發展的改革措施,以深化改革消除制約擴大社會需求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通過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與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相互促進來擴大內需,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增強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者:貴州省六盤水市委辦公室 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