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趙一琳 李業雯)在法治社會的精密運轉體系中,執行工作猶如強勁有力的引擎,驅動著公平正義的航船破浪前行。它不僅是司法權威得以彰顯的關鍵環節,更是連接法律條文與現實權益的核心紐帶。近日,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法院執行局以堅定如磐的信念、果敢無畏的行動,高效快速地執行涉工傷賠償案件,切實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四年前,山西某公司承接了案外人某局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申請人魯某受雇于該公司,從事鋼筋作業。施工期間,魯某在作業時手部卷入機器,整只手被絞斷。即便經過治療,手部功能也再難恢復,這不僅讓他失去了勞動能力,更使整個家庭陷入困境。
經法院審理,山西某物資公司被判賠償申請人魯某50萬元。執行初期,法院執行干警迅速行動,查封了該公司車輛與賬戶,但未發現足額可執行財產。該案件一時間陷入執行困境。隨后,案外人某局與魯某達成和解,但承諾的賠償款卻遲遲未到賬。面對情緒激動、生活窘迫的魯某,執行局局長與執行干警毅然前往山西,深入調查該公司股東財產。調查發現被執行人公司大股東趙某名下無財產,小股東王某僅有小部分財產后,執行干警迅速凍結王某賬戶。執行法官多次與趙某溝通,耐心釋明限高失信的影響。最終,在執行法官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并當場履行。因魯某家庭困難,符合減免訴訟執行費的條件,執行法官協助其退還了訴訟費。
魯某在接過賠償款時,幾度感動落淚。這淚水,是對執行干警不懈努力的認可,更是法治溫暖人心的見證。集安市人民法院執行局始終秉持執法為民的理念,攻堅克難,用實際行動踐行公平正義,為構建公平、和諧、有序的社會生態持續注入強勁動力。(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法院執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