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躺平”這個在青年人思潮中興起,這是一種放棄社會競爭,追求一種低負擔低欲望的生活。“躺平”思想在一部分人中引起了共鳴,但我認為,為了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成長,我們應該對“躺平”說“不”。
“躺平”思想阻礙了個人長和進步。社會的發展需要人才的積極參與和創新,而躺平思想卻倡導了消極的退縮和放棄。這將阻礙年輕人的學習、工作和創業,削弱了個人的進步動力。只有通過積極拼搏,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躺平”思想會加劇社會不公平。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一些不愿奮斗的人已經處于社會的邊緣,他們喪失了斗志,失去了奮斗的信心,得過且過,不利于社會發展,如果大多數人都選擇躺平,將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導致社會不公。努力使自己投入到國家發展的大環境中,靠自己的努力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又可以提升個人的社會地位,還可以為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做出貢獻。
“躺平”思想容易導致個人的心理問題。長期的懶散和無所作為會讓人產生空虛感和無力感,進而導致抑郁等心理問題。相反,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追求個人目標,會讓人擁有更多的成就和滿足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作者:四川省綿竹市,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