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浙江報道(記者 洪旭朝 王同根 羅建華 )浙江省義烏市召開“創新發展義烏經驗,干在實處勇當標兵”主題實踐活動動員會后,后宅街道迅速開展了以“治陋習、治風氣、治環境”為主要內容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找短板,抓落實,當標兵”,譜寫了一曲曲動人心魄的贊歌。
后宅街道 “踏青環保親子”景區志愿服務活動現場
黨員:“三治”行動的引領者、指揮者和先鋒隊
后宅街道深塘下村,這里一片寧靜祥和,每一角落都有一名黨員在堅守,24位黨員服務7-8戶村民,還包干群眾提供生活服務,并主動幫助貧困戶。
在道俊塘村,2016年1月開始黨員先鋒林建設,45名黨員包攬了村里8畝荒地,現已完成了1畝地的綠化種植,種了200棵樹。
三里店村的黨員先鋒林的建設已完工,截至目前,共改造9畝荒地。該村以建造公園的形式,在原本是垃圾亂堆亂放、雜草叢生的地方都進行了綠化,種植了桂花樹、樟樹等十幾種樹種。
對此,道俊塘村支部書記劉旭明說,開展黨員先鋒林工程,也是為了更好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讓黨員發揮帶頭作用,能夠給村民樹立好榜樣。
街道黨工委書記龔劍鋒介紹,自開展“三治”行動以來,先后制定黨員聯系戶、紅黑榜、黨員每月義務勞動、黨員示范區等一些列做法,賦予黨員整治環境的權利和義務,打造環境整治紅色治理機制。
目前許多村子里,老百姓十分看重村衛生環境,主動將自家門前屋后搞得干干凈凈,黨員們帶頭植樹建設先鋒林,不光是為村居的綠化建設,還有其它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群眾:“三治”行動的主力軍、受益者和檢驗者
2月28日,“美麗家園、全民共創”活動中,后宅街道團委聯合街道開展以“踏青環保親子”為主題的景區環保志愿服務活動。徳勝巖風景區,志愿者們不怕臟不怕累,拿著鉗子、垃圾袋,在路旁、草叢中,撿拾出游客隨意丟棄的飯盒、塑料袋、飲料瓶、煙頭與紙屑等各種生活垃圾,同時還向游客宣傳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贏得了路人的一致好評!據悉,當天5.5萬市民積極投身“美麗家園、全民共創”的活動中,為“美麗后宅”做出了積極貢獻。
無獨有偶,道后傅村村民傅大伯不辭辛勞“偵查” 敢頂風作案者的義舉,也傳為佳話。
3月4日,河南趙師傅拉著一貨車垃圾在義烏尋找垃圾房,沿著城北路開了二十多公里,路過許多垃圾房,都沒有傾倒,最后卻悄悄將生活垃圾倒在了03省道后宅后傅村路段上,一米多高,分散在路邊三、四堆,遠看著分外扎眼。
3月6日,后宅街道后傅村村民傅大伯起了個大早,準備前往大陳鎮移植果苗,車子沒開多遠,就發現前方道路邊堆滿了垃圾。“我們后宅開展“三治”行動這么久,竟然還有人敢頂風作案,亂倒垃圾,我非常生氣。”傅大伯下車查看垃圾、尋找線索,并立即聯系村書記!〈鍟浥c后宅街道工作人員趕赴現場后,他們在翻找垃圾過程中,發現了十幾張快遞單,上面的地址都指向同一個地方——江東街道下王某小區某棟樓。事后,趙某非常慚愧:“我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后再不敢倒了。”趙某人車均已被扣留,并及時清理了所有后傅村垃圾,不過他還將面臨依法罰款處罰。
在“三治”行動中,廣大群眾為何能激發如此巨大的正能量呢?正如后宅街道黨工委書記龔劍鋒說的:我們著力開展“三治”這項群眾性實踐活動,就是為了改善發展環境,造福百姓,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的,群眾是整治行動的主力軍,整治成果的受益者,也是整治成效的檢驗者,全街道更要凝心聚力,全力打造“兩美后宅”,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