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欧美_成年女人毛片免费播放人_靠逼视频在线观看_嘬岳硕大的肥奶_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今日特推: 善用“執前調 ”實現“最優解”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頁 > 維權 > » 正文

“跑分”賺點小錢,也犯罪?

瀏覽: 來源:山東法制傳媒網
  “跑分”指利用銀行卡賬戶或第三方支付賬戶為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代收款,再轉賬到上家要求的指定賬戶,從中賺取傭金的違法犯罪行為。警方提示,“跑分”就是為犯罪搭建平臺,將贓款分流洗白的犯罪行為。在面對非法利益的誘惑時,廣大群眾不要貪圖蠅頭小利而向他人出租、出售、出借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對公賬號及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賬號和密碼,不要因為心存僥幸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的幫兇,網絡并非法外之地,違法犯罪必將受到嚴懲。
 
  出租支付賬號“跑分” 涉案300余萬元 4人分別獲刑并被處罰金
 
  2021年4月開始,趙某把自己的銀行卡、微信和支付寶賬號出租給他人使用,為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活動提供支付結算幫助,不僅如此,他還介紹自己的熟人一起干。近日,公訴機關向法院起訴了幾名被告人。
 
  案情回顧
 
  出租銀行卡4人被公訴
 
  2021年4月,趙某認識了一名外號叫“眼鏡”的人,以每張300元的價格,把自己的銀行卡及微信、支付寶賬號,一起租給對方,在對方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時,進行支付結算時使用。
 
  嘗到“甜頭”后,趙某把自己的熟人楊某也介紹給了對方。
 
  據公訴人介紹,被告人趙某先后兩次向外號為“眼鏡”的李某提供自己名下的一個微信號、一個支付寶賬號和6張銀行卡,涉及詐騙犯罪金額2萬余元,6張卡提供支付結算金額94萬余元。
 
  被告人楊某在被告人趙某的介紹下“跑分”,兩次合計提供8張銀行卡和一個微信號,涉及詐騙金額11萬余元,8張卡提供支付結算金額78萬余元。
 
  隨后,李某某和羅某也加入了他們“跑分”的行列,4人共向對方提供了銀行卡30余張,外加微信和支付寶賬號,為對方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提供的支付結算達到300余萬元。
 
  公訴機關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起訴了4人。
 
  案件判決
 
  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在法庭審理時,被告人辯稱,他不知道這種行為是違法的。“當時沒說是出租銀行卡,他們只說借我的微信走一下流水。”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被告人是將自己的銀行卡及微信賬號、支付寶賬號提供給電信網絡詐騙及網絡賭場等一系列犯罪團伙,以方便對方轉移資金,將自己賭場里面的“分數”轉移為現金,給公安機關查找犯罪團伙資金流水,對被害人進行追贓挽損造成很大阻礙,嚴重破壞社會秩序。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4名被告人把銀行卡提供給他人,為對方進行轉賬時,已經知道對方進行的是違法活動,他們的行為已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趙某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判處被告人楊某有期徒刑七個月,并處罰金6000元;判處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判處被告人羅某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7000元。
 
  以案釋法
 
  什么是“幫信”罪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簡稱“幫信”罪。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簡單理解就是,公民將自己名下的銀行卡、電話卡、支付賬號,以出租、出借、出賣或轉讓等形式交給他人使用,并從中謀取非法利益,這些卡或賬號被犯罪分子非法使用,結算達到一定數額,就有可能涉嫌“幫信”罪。
 
  小編提醒,大量“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電話卡被不法分子購買后用以實施詐騙,是電信網絡詐騙持續高發的一大根源,因此,斬斷電話卡、銀行卡的買賣鏈條,對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廣大群眾切莫為了蠅頭小利出租、出售自己的銀行卡、手機卡、支付賬號給他人使用,極有可能被收購者用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輕則影響本人征信,重則承擔法律責任。(吉林省江源林區基層法院 江林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