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法制傳媒網:(都樂)隨著網絡游戲產業的發展,游戲代練逐漸走入大眾視野。這一新興行業在為玩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爭議。近日,吉林省柳河縣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一起因游戲代練引發的委托合同糾紛,促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有效化解了矛盾。
小麗是某款游戲的忠實玩家,為提升游戲段位和獲取更好裝備,她在某平臺結識了游戲代練小強。雙方通過微信簡單約定,小麗將游戲賬號交給小強,委托其打一個價值888元的“大國標”和一個價值860元的“小國標”,小麗按約支付了1748元代練費。然而,小強不僅未能按約定完成委托事項,還導致小麗的游戲賬號被封。小麗多次與小強協商退款無果后,以小強違約為由,將其訴至柳河法院,要求退還全部代練費用。
案件受理后,法院指派了對網絡游戲較為了解的調解員負責調解。調解員仔細研究了小麗提供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證據,隨后,分別與小麗和小強溝通,傾聽他們的訴求。小麗認為小強違約,應全額退款;小強則表示自己付出了時間精力,非故意違約,只愿退還部分費用。
經過多次溝通調解,調解員在緩和雙方對抗情緒后,向雙方解釋了此類糾紛中的法律權責界定,指出小麗選擇代練時應意識到風險,小強從事代練也應遵守契約精神。最終,調解員提出折中方案:根據小強的完成情況,退還小麗1500元代練費。在調解員的耐心勸說下,小強主動通過微信退還費用,小麗收到錢后也撤回了對小強的起訴。
在此提醒廣大玩家,游戲代練雖能滿足部分玩家需求,但存在諸多法律風險,在進行游戲代練交易時,雙方應詳細明確權利義務,并簽訂書面合同,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吉林省柳河縣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