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光影坐前移。”自我來到吉林省和龍林區基層法院工作一晃已有5個年頭,在時光的洗禮中回顧在法院工作的歷程,有努力與汗水、有收獲與成長、也有反思與展望。
猶記得我初入法院時,院里安排我到綜合辦公室,負責撰寫公文、保密管理、布置會場、收發文件,起初我認為這些事務性工作不存在任何難度,細心點就可以。但久而久之我發現辦公室工作繁雜瑣碎,想要做好并不容易,需要具有扎實深厚的功底、甘于奉獻的格局、細致入微的精神。
寫材料的功夫不能弱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起初,我寫出的材料沒有結構邏輯,洋洋灑灑,不僅不貼合法院實際、“假大空”,甚至連格式都不正確。后來,我逐漸摸到了門道,多學、多問、多練,高度關注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認真研讀上級法院文件、反復修改自己撰寫的公文。經過幾年的鍛煉,我終于明白撰寫公文不能僅僅是對已開展工作情況的簡單排列組合,要具備深刻的思想性、嚴密的邏輯性、準確的真實性。想要撰寫出一篇質量高的公文,需要具備正確的政治立場、豐富的政治理論知識、縝密的邏輯能力、扎實的文字功底以及對院內方方面面事務的了解;同時要不怕苦、不怕累,字斟句酌,反復完善、時常反思,修改是提高公文質量的重要途徑,更是提升寫作能力的必經之路。
甘于奉獻的格局不能小
“靜默如初,安之若素。”我的辦公日常有布置會場、收發文件等事務性工作,也有檔案管理、技術保障等服務性工作,還有車輛管理、保密管理等保障性工作,這些工作往往居于“幕后”,付出很多辛苦卻鮮為人知,但是我身邊的每一位干警沒有將“奉獻”掛在嘴邊,都在默默履行自己的職責使命。日常工作中時有“迎檢備查”等大事,需要梳理已完成工作、準備材料備查,有時靠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完成,雖然辛苦但卻充實。像“紐扣”一樣默默奉獻是每位法院干警最動人的底色,默默守候、從不退縮,面對“有風有雨”的常態始終保持“無風無雨”的心態,大家永遠抱著知足、感恩、拼搏的態度,“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平凡細小的事情。
細致入微的精神不能少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后勤保障工作就好像多米諾骨牌,每一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整體運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全局。起初我一味的追求工作完成的速度,忽視了細節,導致工作質量不高,經常受到批評。慢慢地,我悟到“事無巨細”才能“盡善盡美”。比如在文件處理工作中觀察要細,要認真理清領導指示,按程序逐級流轉,確保不漏一人,并細心觀察文件辦理結果,做好督辦反饋工作,才能確保文件精神能夠貫徹落實到位;在會議管理工作中謀劃要細,參會人員多核對幾遍、座次安排多核較幾遍、會議材料多核準幾遍、場地布局多核查幾遍,任何一個小細節出現紕漏都會導致會議質量下降,甚至會造成負面影響。有時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就像一個“大管家”,時刻關注單位內外細枝末節,有時又像一枚“小圖釘”,及時查看案件結案是否歸檔,正是這些工作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才需要我發揮細致入微的精神努力做好,以保證法院審判執行工作的正常開展。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向未來。新的一年,我的工作將在“事無巨細”中體現責任與匠心,在“盡善盡美”中展現效率與品質,繼續秉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行而不輟,萬里可期”的恒心、“粗粒能甘,紛華不染”的決心,行程萬里,初心不變,用心、用情完成好每一項工作任務,努力鑄造屬于我“小崗位”的“大榮光”。
(作者:張志慧 吉林省和龍林區基層法院綜合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