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之后出臺《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開展了“四風問題”的專項整治,震懾了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糾正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十九大出臺《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通過細化整治措施,靶向治療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精簡文件會議、壓縮考核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黨的二十大從關乎黨的興衰存亡、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政治高度,對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出新部署,說明了黨風廉政建設要注重抓常抓細抓長,經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我們要養成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好習慣、好作風,鞏固良好的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
記得八項規定出臺之初,身邊蔚然興起改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倡導樹形象立威信的清風正氣,大家醍醐灌頂:工作本應該如此認真務實,黨員干部本就應該是清正廉潔的樣子。從以往“革命就是請客吃飯”“不送禮辦不了事”的潛規則到“不接受吃請、不收受禮金”硬規矩,從“奢侈浪費”“牛氣哄哄”的官僚習氣到輕車簡從、腳踏實地,在“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工作范圍里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我們黨的領導方式、工作方式的革新進步,感受到了黨員干部精神狀態和素質能力的提升。正是領導干部帶頭轉變作風,真真正正在“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常態下干實事、干正事,我們黨以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擁戴和信任。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八項規定在身邊。中央紀委持續通報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不僅涉及國家部委領導,也有基層干部;有的在黨的二十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收受禮金、違規吃喝、接受宴請;有的依然存在急功近利、盲目引進的官僚主義;有的四風問題隱形變異,不作為亂作為;有的在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搞形式主義。這些違反八項規定的問題具有代表性,反復性,影響了政府和領導干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每個黨員干部都要自覺增強學習教育的責任感緊迫感,結合思想作風、日常工作建立“負面清單”對照機制,認認真真對照檢查、仔仔細細剖析自身,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整治什么問題。從思想上檢視是否存在放松警惕、信念不堅定等問題、從行為上檢視是否存在回避問題、上推下卸等現象,校正脫離實際、好大喜功、弄虛作假、求穩怕亂等等突出問題。
黨員干部是不是懂規矩、守紀律,做沒做到作風正、干勁足,有沒有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實干精神,人民群眾能夠感受到正風肅紀的實際成效的。我們要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吃透其精神要求,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黨紀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政治自覺。要結合通報的典型案例舉一反三,運用身邊典型案例作為活教材,把違規行為帶來的嚴重后果作為戒尺高懸。特別注意將八項規定、作風建設全面覆蓋“八小時內外”,貫通到“最后一公里”,錘煉“腳踏實地”“真改實治”的務實作風,擦亮新時代管黨治黨的“金色名片”。(作者:四川省綿竹市發展和改革局 龍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