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漫漫星河中,“家”始終是熠熠生輝的存在,承載著深厚的情感與無盡的期許,是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精神寄托。習近平總書記著重強調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錨定了方向。
德潤家國,厚植“擔當”沃土,綻放“奉獻”芳華。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二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這種家國情懷,作為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內核,深深融入家風傳承之中。回首歷史,蘇武北海牧羊,在極端惡劣環境中堅守十九載,渴飲冰雪、饑吞氈毛,心中唯有對國家的忠誠擔當。這份愛國之情,似不滅火種,點燃蘇氏家族的家風火炬,激勵后世子孫為國家富強拼搏。步入新時代,無數平凡家庭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用行動詮釋家國情懷。疫情期間,眾多醫護人員家庭舍小家為大家,醫護人員奮戰抗疫一線,家人在后方默默支持,承擔家庭重任。他們的事跡,如不朽豐碑,銘刻著無私奉獻精神,讓家風在擔當奉獻中綻放光芒。新征程已開啟,我們應以這些家庭為榜樣,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在各自崗位勇挑重擔、積極作為,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德啟心智,譜寫“言傳”篇章,筑牢“身教”根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潛移默化、深遠持久地影響著孩子成長,是不可或缺的基石。立德樹人是家教核心,貫穿孩子成長全程。日常生活中,父母以言行向孩子傳遞正確價值觀、道德觀和人生觀。比如,有的家長以身作則,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用愛心和行動感染孩子,使其養成關愛他人、熱心公益的品德;有的家長注重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每日陪伴閱讀,與孩子一同在知識海洋遨游,開闊孩子視野、提升其素養。這些看似平凡的舉動,如希望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長成善良、正直、勤奮的參天大樹,為孩子未來發展筑牢根基。新的一年,家長更應重視家庭教育,以愛為帆、責任為槳,為孩子成長護航,引領他們奔赴美好未來。
德馨家園,涵養“尚善”清風,凝聚“家和”力量。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良好家風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身邊許多家庭傳承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優良家風,用行動詮釋傳統美德。農村地區,鄰里互幫互助,誰家有難,眾人援手,共克時艱;城市社區,一些家庭踴躍參與志愿服務,關愛孤寡老人,送去溫暖關懷;幫扶困難家庭,解決實際問題,傳遞滿滿正能量。這些家庭的善舉,如盞盞明燈,照亮社會角落,讓崇德尚善的文明之風在全社會吹拂,匯聚成強大精神力量,推動社會不斷發展。新時代,我們要以這些優良家風為指引,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弘揚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同營造文明和諧、溫馨美好的社會氛圍,讓社會充滿愛與溫暖。(作者:四川省中江縣胡雪揚 陳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