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網絡上正在流傳一首"控訴"重度手機依賴癥患者的犀利歌曲--《手機病,跑不脫》。方言化的歌名帶有搞怪戲謔的味道,仔細聽歌詞,帶著對手機病的小憤怒,令人恨不得一拍大腿,直呼"說的就是我嘛"!手機像一把雙刃劍,在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時,過度使用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問題。網上衍生出的新名詞“手機病”,指的就是由于過度使用智能手機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
“手機病”至少存在四大表現:其一,對眼睛傷害較大。如眼睛干澀、雙眼疲勞、近視度數增加等。其二,打破身體“平衡”。會帶來睡眠、內分泌、肥胖等問題。其三,影響精神和情緒。可能造成心理等疾病。其四,導致身體“變形”,如“板機制”、“幽靈震動綜合癥”、“鼠標手”。這些主要因為使用手機的姿勢不正確。
有關專家為上述“手機病”開出了“藥方”,值得廣大手機用戶收藏、學習,以糾正自己過度使用手機以及不正確使用手機的不良習慣。
一是將生活重心從手機上轉移。對于成年人,建議通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嘗試著離手機遠一點。通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夠不用手機完成的事情,盡量不用手機,等我們慢慢戒除對手機的過分依賴,它自然就會回歸“工具”的角色。
二是試著不帶充電器。你可以嘗試不帶充電器,逼著自己減少手機上網的時間,這個辦法很有效。
三是蔣手機裝在包里面。拿在手上會讓人們時刻意識到手機的存在,一旦離開,就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分離焦慮”。不妨放在包里,調一個響亮些的鈴聲,這樣既可以避免漏接電話,也可以減輕對手機的依賴。
四是多讀書看報和運動。多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與人交談,多讀讀書、看看報,通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盡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如果客觀條件允許,最好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聽音樂、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對手機依賴過于嚴重,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作者:資陽市雁江區 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