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15日至18日在京順利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提出了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落實就好比在墻上敲釘子”。廣大黨員干部應該立足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充分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以“釘釘子精神”把準方向、解決問題、提升質效,為2025年開好新篇章,邁出第一步。
以“釘釘子”精神,繪就基層改革藍圖。釘釘子看似簡單,但只有找準定位、用對力量,才能避免釘子釘歪、敲彎。黨的工作指向基層,民生工程連著民心。作為基層黨員,我們身處國家基層的最終端、政策落實的第一線、貼近群眾的最前沿,要始終堅持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準確領會其蘊含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扣緊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方向,站穩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立場,真正做到群眾關心什么,工作就要落實什么,群眾期盼什么,工作就要推進什么。在推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要校準“釘”位,找到主攻方向,緊握“釘”錘,凝聚改革合力,釘好基層改革釘,“釘”準難點痛點。把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統一起來,把穩航向、理清思路,“釘”響深化改革最強音,“釘”出改革新篇章。
以“釘釘子”之法,挑民生發展重擔。釘釘子不僅要把準方向,更要找對方法,用對力量,這樣才能把釘子釘穩、釘牢。作為全國人民普遍參與的偉大工程,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要建立在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問題的基礎之上,堅決在解決問題中落實各項舉措,以一股“看準了就抓緊干”的“快準狠”勁頭,挑好民生發展的“責任擔”。作為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要善于用“群眾方法”解決群眾問題,緊密貼合民心所向,把準民生脈搏,不盲目干事、不蠻力干事,時刻以民情民意校準干事軌跡,時刻扎根群眾生活最前沿,在田間地頭、家常閑話中廣開沿路、廣集民智,以“放大鏡的視覺”把控全局,以“顯微鏡的視覺”審視細節,切實把每一個問題落到實處、落到細處,“釘牢”改革民生樁。
憑“一錘一錘”之功,破改革層層堅冰。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量變引發質變。沒有量的積累,哪來質的飛躍?釘釘子是如此,只有一錘接著一錘敲、一顆接著一顆釘,循序漸進、穩扎穩打,才能把釘子釘得根深蒂固;全面深化改革亦是如此,只有精準施策、持續發力,在改革實踐中不斷探索求新、攻克難關,一茬接著一茬干,才能做到“致廣大而盡精微”。新時代新征程,過了一山還有一峰,邁過一梯還有一坎,改革開放絕不是“一錘兩錘”能夠完成的,需要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更需拿出“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堅持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保持耐心定力,切實答好時代之問、人民之問。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邁進新時代,奮發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釘釘子精神”,真抓實干,接續奮斗,釘出人民幸福、釘出國家富強、釘出民族復興。(四川省中江縣醫保局 徐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