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求是》雜志上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的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我們在新時代如何加強家庭建設指明了方向。深刻領會這一重要論述,對于推動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具有深遠意義。
厚植家庭,筑牢家國之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古往今來,無數事例證明,家庭的穩定與和睦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從 “孟母三遷”為孟子創造良好成長環境,到 “岳母刺字”激勵岳飛精忠報國,一個個家庭故事,承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在新時代,家庭更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是我們奮斗的動力源泉。我們更應該以愛為紐帶,傳承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等傳統美德,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家庭成為夢想啟航的地方,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厚植家教,扣好人生第一?圩。“愛子,教之以義方”,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良好的家教,能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孔子庭訓 “不學禮,無以立”,告誡子女知禮守禮;諸葛亮誡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強調品德修養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業成績,更要注重品德培養,引導孩子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讓孩子在良好的家教氛圍中茁壯成長,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厚植家風,傳承精神血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精神內核,是家族文化的傳承。良好的家風,如春風化雨,滋潤著子孫后代的心田。曾國藩家書蘊含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其家風影響了曾氏后人,使其人才輩出;錢氏家族以“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的家訓,培養出了錢學森、錢三強等眾多杰出人才。我們要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摒棄不良風氣,讓家風成為激勵我們前行的精神動力,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家庭、家教、家風緊密相連,相輔相成。注重家庭,我們能擁有溫暖的港灣;注重家教,我們能培育出優秀的人才;注重家風,我們能傳承家族的精神財富。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家庭力量,讓家庭的溫暖與力量,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四川省中江縣委組織部 許詩怡)